
在加拿大生活的华人,无论是留学生、新移民还是长期定居的家庭,多少都会有一个共识:不少生活必需品,还是国内的用得习惯、吃得放心。
无论是家乡风味的小零食、中成药、传统保健品,还是熟悉品牌的日常洗护用品,往往在加拿大本地难以找到完全相同的替代品。于是乎选择从国内购买,再通过集运邮寄到加拿大,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。
问题在于,这些物品中的大部分——如食品、药品、含液体成分的日用品,属于国际物流中的敏感货。
相较于普通物品,这类商品在运输、清关、包装上都有严格要求。如果不慎操作不当,不仅会造成包裹被退运、扣关,甚至可能因违反规定而面临处罚。
如何安全、合规地将敏感货集运到加拿大,成了许多海外华人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。
哪些商品属于敏感货?敏感货的定义并不统一,不同国家的海关标准和航空运输安全规定不同。但就从中国集运到加拿大来说,以下几类商品通常被归类为敏感货:
食品类:包括包装零食、调味品、茶叶、干货、粉类、腌制品等。
药品类:包括中成药、维生素、保健品、非处方药等。
日用品类:如洗发水、沐浴露、乳液、护肤品、指甲油、防晒霜、消毒湿巾等含液体或气体的产品。
电子类:带电池的商品,如剃须刀、电动牙刷、蓝牙耳机、移动电源等。
其他:部分文具(胶水、墨水)、喷雾类商品、压缩包装等。
这些商品的共同点是:含液、含粉、含气、含电或具有医疗属性,在航空运输或入境时需符合特定规定,不能随便发。
要知道加拿大边境服务局(CBSA)对入境物品有明确的分类标准,特别是在食品与药品方面管理严格。
大多数自用的小量非处方药、保健品、包装类食品,如零食、调味料、茶叶等,只要种类得当、数量合理,一般都能顺利清关。但前提是必须遵守申报规则,不可随意处理。
海关对这些敏感品类审核较为严格,若发现漏报、低报或不实信息,可能会导致包裹被扣留、退运,甚至影响个人信用记录。
任何物品数量如超过合理的个人自用范围,可能被视为商业用途,从而触发额外查验或征税。
如何选择合适的敏感货集运渠道?
目前多数国内集运公司都提供专门的敏感渠道或敏感专线,专为食品、药品、含液体或电池等特殊物品设计。
以食品为例,如真空包装的肉干、香肠、干货、酱料、速溶饮品等,只要符合平台要求并通过敏感渠道发出,一般都能顺利抵达加拿大。若使用普通渠道寄送这类商品,很可能会在国内仓库或清关时被拒收。
比起寄不过来加拿大的烦恼,用正确的方法和加拿大敏感渠道把熟悉的东西集运到身边,才是更安心、更有温度的选择。
本网站部分文案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